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女神,但在神話世界里,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則是所有百姓心中的泰山女神。人們認為她能為眾生造福,她那和藹可親、樂善好施的面容讓勞苦大眾備感親切,從而信賴有佳。[詳細]
布老虎是我國民間的傳統藝術,它源于人們對虎的崇拜,是老百姓心中驅邪避害的吉祥物。虎頭鞋、虎頭帽、老虎枕頭……無不寄托著人們對于平安喜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[詳細]
漁鼓,亦稱道情,原是道士們唱的曲調。起源于唐代九真承天樂道曲,主要是用來傳播道教教義和宣揚處世思想。南宋時開始用漁鼓、簡板伴奏,從那時起被稱作“漁鼓”。[詳細]
胡集書會也稱為胡集燈節書會,始于元朝,興于明清,距今700余年,最早源于曲藝藝人的競技活動,后逐漸演變為以聯誼為主、具有習俗性質的自發性民間曲藝交流活動。[詳細]
大中祥符七年(公元1014年),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領百官到毫州(今安徽毫縣)去朝拜太清宮。浩浩蕩蕩的車馬路過南京(今河南商丘),整個城市轟動了,人們爭先恐后地看皇帝,惟獨有一個學生閉門不出,仍然埋頭讀書。[詳細]
博興民間草編技藝由來已久,經過家庭相傳、鄰里相授,世代傳襲,將簡單的工具與出神入化的編織技藝相結合,在我國民間廣泛流行,堪稱中華民族民間歷史文化的瑰寶之一。[詳細]